實名認證非實人,醫藥行業的高危風險
發布時間:2025-03-25 15:06:01 閱讀量:830
作者:001PT 來源:首營電子資料交換平臺
核心提示:對于企業而言,在身份認證、在線合同簽訂以及資料交換等環節,最好的選擇無疑是持續采取“公對公”模式。即使用以企業身份為主體申請的賬號,并確保使用的第三方平臺經過企業級認證。
今年的3·15晚會,還是那么讓人瞠目結舌。
這次曝光的九大消費陷阱中,“電子簽高利貸”背后關于個人身份、電子簽的應用管理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,卻不想暗藏諸多隱患。
一些借貸平臺在放款人身份信息效驗上漏洞百出,非本人的信息竟然能輕松注冊賬號。即便是通過法律途徑維權,平臺所提供的放款人資料也難以查證。不僅如此,個人行為的電子簽更是被不法分子肆意濫用。
在實名認證廣泛應用的今天,這些“有心人”依然能在規則中找到可乘之機。
我們將目光聚焦于醫藥行業,這里同樣潛藏著巨大的高危風險。
在醫藥企業的供需關系建立前,醫藥供貨和購貨單位的企業身份確認、購銷合同簽訂等場景中,兩方企業都需要提供大量的資質證明文件。
然后不少企業卻依賴微信、QQ、網盤等個人實名工具來傳遞這些重要資料。
試想一下,若對接人的賬號并非“實人”,持有人又不是真實的業務對象,或者相關的資料被篡改、加蓋假章,無論是傳統的線下紙質版模式,還是如今的線上個人傳輸,企業都將面臨怎樣的風險與困境?
不是岔路口,而是單行道
面對這樣的行業亂象,企業并非站在可自由選擇的岔路口,而是一條必須謹慎前行的單行道。
對于企業而言,在身份認證、在線合同簽訂以及資料交換等環節,最好的選擇無疑是持續采取“公對公”模式。即使用以企業身份為主體申請的賬號,并確保使用的第三方平臺經過企業級認證。
曾有企業反饋,001醫藥電子資料管理平臺的注冊流程為什么這么復雜?
不理解為什么既需要營業執照、委托書,還需要法人授權或對公授權等繁瑣手續?覺得藥企進駐平臺的審核規則過于嚴格,不利于藥企快速注冊。
但事實上,這套規則只有一個核心目標:確認企業知曉并同意該注冊動作。
醫藥行業的特性性,決定了藥企的賬號涉及印章印模、企業CA和一系列的高保密性的企業證照與品種信息的的應用與傳遞,因此001平臺必須應對醫藥行業注冊單位的信息進行嚴格把控,防止信息泄露和濫用,不僅必要更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。
在專業的001平臺上進行購銷合同、委托書、證照、品種等資料的交換簽署,能最大程度的保證資料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。雙方以企業身份在平臺操作,而非依賴個人使用的微信、QQ、網盤等無法追溯的工具,這點在面臨飛檢、抽查等監管環節尤為重要。
個人社交軟件與網盤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,如身份無法效驗、文件記錄的存儲時間有限、交換日期和接收狀態不明確等,無法為資料溯源提供有效支撐,難以滿足醫藥行業嚴格的監管要求。
專業的第三方平臺,憑借嚴格的審核規則,具備強大的醫藥電子資料管理和追溯能力。往來記錄在案,無法修改與變更,企業雙方人員身份清晰可查,申請資料的跟進人與簽章跟進人員明確且可追溯,資料交換流程與備案要求完全符合醫藥監管部門的監管要求。不僅為企業提供高效、安全的全套醫藥電子資料管理解決方案,更為行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。
在此,呼吁廣大藥企減少使用社交軟件、共享網盤作為重要的資料文件傳輸載體,積極擁抱專業的第三方醫藥資料管理平臺,才是企業當下要選擇的數字化助手。